社群經營成功要三要素
談到社群經營,幾乎就等於FB經營,因為現在台灣每日活躍數有至少1300萬!然而近來因為FB隱私權問題爆發而讓LINE行銷急起直追,所以現在的社群行銷變成FB、LINE行銷兩大陣營。
不過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;消費者的眼球在哪、我們的宣傳就要在那出現,因此要能成功經營有下列要素 :
1.內容:
a)影音、故事、圖文行銷
製作成本高、耗時、無法快速產出、需要團隊或是花錢外包
b)誘因式、遊戲行銷
作成本低、有立即性、可快速產出、使用軟體系統一人可搞定
2.吸引:
我們製作出來的內容透過宣傳管道放送之後,希望能夠吸引受眾產生興趣、進而參與。不過a和b能吸引來的類型也有所不同:
a)影音、故事、圖文行銷
因為針對性的企劃,因此受到內容感動而來的多為直客。不過這樣的轉換成本偏高,費用=內容製作+投放成本,幾乎是大企業才有辦法做的。
b)誘因式、遊戲行銷
來參加的活動的受眾很多,所以初期導入成效很好,但是參加動機是為了獎品、人員組成很雜,所以必須多次轉換才能進入銷售階段。
如果希望受眾精準度有所提升的話,就必須從贈品誘因類型來趨近精準。
例如、童裝店做留言抽可愛迪士尼童鞋,來參加的就都是媽媽主婦。
3.互動:
受到吸引而來的流量如果有產生互動行為,當然離成交就會更進一步,互動需要場所,所以看是要導入購物頁、粉專、MSG、或是LINE@。
也由於成交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成,因此後續的經常性互動就顯得更加重要,因此有一個帳號(自媒體)來集中管理就很必要了。
要完成以上三個事項,需要一些工具與方法來完成,接下來我們要開始思考動線問題,還有需要的工具功能來協助。
流量三層次看成交流程
流量有三個層次;分別為冷流量、暖流量、熱流量,因此進入自媒體時的成交時間長短就會有所不同。
- 熱流量:
這裡指的是老客戶、常客或是直客。這類型的人進入自媒體之後會成為忠實會員,算是優質流量。
2.暖流量:
對您的商品或服務有一定的認識,也願意長期關注、但還不到成交的階段。
3.冷流量:
對您的商品或服務有還不認識,只是憑一、兩個活動導入來的,很容易跳出,需要耐心經營。
5G時代來臨,速度是關鍵
今天我們來分享一個可以完成上述理論的流程;也就是群經濟模式。自從FB、LIINE@經營成本飆升後,人流有轉換至群組的跡象,尤其是群組。
許多店家、微商將粉絲聚集到LINE群組中進行深度互動與銷售,成效卓著。對岸有一間超商擁有150家分店,透過群組經營、降低互動成本提高獲利,台灣也進而仿效。
但由於一個群組僅能容納500人,因此為了增加影響力,就必須開很多群組,楓康目前有47個群、全家超商也是一店一群組,雖然題商影響力,但是也增加了管理困擾。
有一間業者就針對性的開發了一套銷售流程(電子名片+遊戲化行銷+群組傳訊程式),成效卓著。
微台灣FB粉絲團按讚: